段倩倩
游戲行業版號申報近日正式重啟,這是繼國產游戲、進口游戲版號先后恢復發放后,游戲行業的又一利好消息。
但騰訊、網易等大廠并非版號恢復核發、申請的主要受益者。誰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從監管層會議釋放的信息來看,能承擔社會價值、弘揚傳統文化、發揚正能量的精品游戲生產公司將是版號重啟發放、申請的主要受益者。
申報游戲大存量待消化
版號停發的2018年也是國內游戲公司如履薄冰的一年,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公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端游收入315.5億元,首次出現下滑;手游同比增長12.9%,相比上年同期近五成的增速亦是大幅放緩。
2018年12月21日的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表示:“首批部分游戲已經完成了審核,正在抓緊核發版號,但申報游戲存量很大,需要時間消化,希望大家保持耐心。”
八天之后的12月29日晚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發布2018年12月份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有80款游戲于12月19日獲得版號。截至2019年4月24日,監管層已經發放了超過915個國內游戲版號和30個海外進口游戲版號。
市場的擔憂在于,申報游戲存量很大,需要時間來消化。
在版號核發通暢的2017年,監管層一共核發了9384款游戲。待審游戲數量之龐大可見一斑。而自2018年3月末中止游戲版號核發已長達9個月,存量可想而知。業內公司透露,行業積壓的待審游戲數量估計在5000~7000款之間。
實際上,版號核發停止時,申請并未同步停止,游戲公司依舊可以向地方出版部門遞交申請資料,希望能夠在版號恢復發放時第一時間獲得版號。北京、深圳兩家游戲公司證實,2018年8月左右,申請通道也關閉了。
直到2019年4月1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上線《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互聯網游戲作品申請書》、《出版國產電腦網絡游戲作品申請書》及《出版國產移動游戲作品申請表》等文件,申請通道才再次對游戲公司打開。新版申請表強化了游戲申報責任制度,提出了游戲內容全程審核要求,強化了未成年人保護功能。
游戲大廠獲益有限
直到第四批版號發放才開始現身的騰訊、網易等大廠,不會是本輪版號盛宴的主要受益者。作為中國游戲市場的頭部玩家,兩家巨頭從中獲益十分有限。
迄今為止,網易有四款游戲獲得版號,分別為《迷室3》、《繪真·妙筆千山》、《堡壘前線》和《戰春秋》;騰訊有五款游戲獲得版號,分別為《和平精英》、《冠軍盛典》、《尋仙2》、《浪漫玫瑰園》、《榫接卯和》。
對于騰訊來說,這5款游戲變現能力要遠遠低于主力游戲《刺激戰場》。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游戲領域僅有《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兩款游戲DAU(日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
《刺激戰場》被認為是《王者榮耀》接棒者,卻因沒有版號而遲遲無法變現。“在現有政策環境下,《刺激戰場》不大可能獲得版號,除非游戲核心玩法發生改變。”港股一家游戲上市公司董事長表示。
國泰君安亦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對于騰訊吃雞手游《絕地求生》,基于目前國家對游戲內容的強監管,短期內獲版號可能性不大。
2017年10月,端游《絕地求生:大逃殺》在中國網吧遍地開花時,游戲工委曾發文稱,《絕地求生》等“大逃殺”類型游戲,因“血腥暴力、鼓勵殺戮,尤其單純以殺死其他游戲玩家扮演的角色為手段實現最終目的”等原因,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相關業務部門對其持有否定態度,相關游戲將難以獲得出版運營許可。
而《刺激戰場》正是脫胎換骨自《絕地求生:大逃殺》。版號恢復發放已經接近4個月,《刺激戰場》上線已超過一年,卻一直沒有獲得版號。
但不是沒有玩法類似的游戲獲得版號。1月24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顯示,《求生:英雄峽谷》手游獲得版號,這款游戲是典型的“吃雞”游戲,于2018年3月開啟測試,游戲制作商和發行商均為蘇州蝸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在業內小有名氣,曾三度闖關IPO,但均以失敗告終。該公司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高達19.78億元。
誰是最大受益者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上線相關申請書的同一天,北京市召開游戲出版工作座談會,提出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網絡游戲創新發展之都”,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力推游戲做大做優。不只是北京市,多家游戲公司證實地方監管部門多次向游戲公司釋放信號,要求游戲公司承擔社會責任,弘揚傳統文化,推出高質精品游戲,這類游戲明顯更容易獲得版號。
財通證券一份研報指出,通過將兩個樣本(審批前與審批后)的對比可以觀察到,SLG(模擬類游戲)、模擬經營、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游戲)獲批數量預增,RPG(角色扮演游戲)與動作游戲獲批數量預計小幅下降,但益智休閑、棋牌類型游戲獲批數目預計大幅削減。
SLG、模擬經營、MOBA游戲投入大,是重度玩家集中的領域,也更容易產出精品游戲。此外,在經歷了2018年的寒冬后,已有多家中小游戲公司被迫退出行業。版號恢復發放后,中小企業更需要政策的扶持,因此前三批版號也主要向中小企業傾斜。
其中,成都一家名為成都盈眾九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非上市公司在版號恢復發放以來累計有50款游戲獲得版號,超出多數上市公司。
而上市公司獲得版號占比也明顯提升,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占比分別為14.02%、17.74%和22.01%。
幾家歡喜幾家愁。版號放開后,以游戲為主營業務的A股公司中,有多的如中青寶(300052.SZ)有14款游戲獲得版號。也有上市公司缺席本輪版號盛宴,目前還沒有拿到游戲版號。
棋牌游戲的冬天
在2018年版號停發、總量調控的寒冬中,棋牌游戲首當其沖。此次版號放開后,預計益智休閑、棋牌類游戲獲批數目將大幅削減。曾經在版號發放中占據重頭的棋牌游戲還能作為投資標的嗎?
2018年4月,版號停止發放的第一個月,文化和旅游部組織新浪、博雅、騰訊、華為等15家游戲或渠道商召開“通氣會”,對即將出臺的“棋牌類網絡游戲管理”作出指示,要求各平臺即日起不得提供德州類游戲下載,并于6月1日前全面終止德州類游戲的運營,文化和旅游部不再受理德州類游戲的備案及變更。
事實上棋牌游戲的市場空間不容小覷。版號停發前,棋牌類游戲是獲得版號最多的游戲類目。2017年下半年,獲得版號的手游中棋牌類游戲就占比約50%。以2018年2月為例,484款獲得版號的游戲中約170款為棋牌游戲,占當月獲得版號游戲總量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棋牌游戲也是游戲中的“另類”,是部分游戲用戶唯一會玩的游戲。易觀國際一份報告指出,在所有移動游戲用戶中,有17.4%用戶在2019年2月份只玩棋牌游戲,不玩其他游戲。從歷史數據來看,每個月度棋牌用戶獨占率均保持在15%以上,獨立性較為穩定。
以棋牌游戲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也是承壓最重的游戲公司。以精品游戲著稱的騰訊,2017年獲得版號的游戲中棋牌類占比高達52.5%。聯眾(06899.HK)也曾在財報中稱,2018年上半年是本公司最具挑戰的時期之一。自年初以來,本公司的重要支柱國內棋牌游戲業務遭遇超乎預期的重大行業監管阻力。
“棋牌類游戲出問題太多了,很多公司的房卡模式可以理解成線上賭場。”一位游戲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棋牌類游戲公司來說,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普遍在30元以內,而好友線上“開房”組局打牌的房卡模式下ARPU值可以達到數百元。
因此,不難理解監管層對棋牌類游戲的從嚴監管。一家從事版號代理的公司透露,版號恢復發放后,棋牌游戲面臨著更為嚴格的審核流程,走代理渠道,普通消消樂等益智類游戲3~6個月可以完成審批,棋牌游戲審核時間要翻倍。
相關公司也在逐漸適應監管,2018年8月和9月,騰訊先繼暫停《歡樂斗地主》、《歡樂麻將》好友房功能,并關閉《天天德州》、《歡樂斗棋牌》、《歡樂拼三張》服務器、清空數據。
規范管理后,資本市場也開始接納棋牌類游戲新兵。2019年4月,禪游科技(02660.HK)成功登陸港交所,2016~2018年,斗地主游戲分別為禪游科技貢獻了84.4%、93.1%和75.8%的營收。